叶选平:叶剑英的长子,原广东省长,67岁官至副国级,95岁离开人世
叶帅一生跌宕起伏,几次在重要时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由于特殊原因,他的子女们大多都没在其身边长大,但是这些儿女们却继承了叶帅的事业,对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共有5人成为了副国级领导人,特别是他的长子叶选平,更是成了叶帅的骄傲。
父子一别16年
1924年初,叶帅任香山县县长期间,和医务工作者冯华结婚,11月的时候,叶帅长子叶选平在梅州出生。
当时的叶帅还兼任着独立营营长,工作非常忙,只能在空闲之余看看儿子,在叶选平儿时的记忆中,他对父亲的印象十分模糊,但在母亲的培养下,叶选平茁壮成长,儿时的他,经常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参加的是革命工作,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而奋斗,那时他并不完全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加,叶选平终于知道父亲是共产党的大人物,他不再抱怨父亲没有陪他度过一个完整的童年,而是从心底里以自己的父亲为荣,也是受父亲的影响,他在15岁的时候就开始从事革命工作。
1941年,叶选平和父亲在延安相逢,此时离他们父子分开已经整整16年了,叶帅看到自己的儿子长成一个英气勃发的小伙子,非常的开心,在和儿子畅谈后,便安排他进入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
从工人到省长
1945年,经过四年的学习,叶选平顺利毕业,此后,便成为了延安兵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
在延安兵工厂做工人的那段时间,叶选平从不提自己的父亲,他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身份和大家打成一片,而正是这段经历,使叶选平更能体会基层工人们想要什么?也是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与工人阶级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份情感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
叶选平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是技术型人才,一直从事机械方面的研究,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建国后,成为了沈阳市机械局的副总工程师。
在沈阳机械局工作几年后,叶选平被组织上调往北京,其后的11年时间,他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第一机床厂,直到1980年,服从组织安排,前往广东省任广州市的市长,并一路晋升为省长。
改革开放中的叶选平
叶选平执政的广东省,在改革开放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1985年到1991年这6年间,叶选平担任广东省省长,为广东省的发展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叶选平以他的远见卓识,布局修建了至今还影响深远的两大项目,一个是大亚湾核电站,另一个是计算机中心科技情报研究所。
身边的工作人员对叶选平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在呈给他的报告数据中,从不允许出现 “大概”“估计”这样不确定的术语。
广东省在叶选平的治理下,很快就成为了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但是谈到在广东执政的那些年,叶选平仍旧不满意,特别是谈到环境问题,对于当时牺牲环境而换来经济效益的行为,叶选平做了深刻的检讨,并提出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观。
从1980年,担任广州市长开始,到1991年在省长的位置上离任,正是改革浪潮最为汹涌的十年,而主导这一切的正是叶选平。
1991年,叶选平被当选为政协副主席,其后连任三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副国级干部,在2019年的9月17日,,95岁的叶选平,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一直追寻着父亲叶帅的脚步,并将这一薪火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