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本鬼子13枚炮弹轰炸老君台全成“哑弹”,这是为何?
1938年,侵华日军带着强大的军火,席卷而来,奔赴河南鹿邑县城。他们的大炮和机枪呼啸着,威势汹汹。抵达鹿邑后,眼前景象是一片低矮的平房,唯有老君台屹立高显,独具特色。
这种景象激发了日本鬼子的好奇心:“这肯定是中国军队的军事要塞!”于是,他们准备用最强大的炮火攻克老君台,以占领鹿邑。
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强大的炮弹犹如被柔软的棉花包裹,毫无效果。这情况怪异而令人不解,他们进城后才明白,城里早已空无一人。
“刚才的哑炮又是怎么回事?”鬼子们不禁惊疑。
他们找到了刚才轰炸的那座高台,但看到的景象让他们瞠目结舌,不得不跪地谢罪:“中国的老祖宗显灵了!”
那日本鬼子到底目睹了什么?那13枚炮弹又去了哪里呢?
这是一段关于老君台的传奇故事,一段神秘的历史,让人们充满疑惑。
历史的背景回溯到1937年,日本鬼子入侵中国的侵略行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七七事变后,他们咄咄逼人,声称“三个月灭亡中国”。但当他们来到河南鹿邑县城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奇异情景。
1938年6月1日,侵华日军的第四骑兵团向河南鹿邑县城进发。他们在城东的一个村寨停下,原因是他们并不了解城内的情况,认为可能有中国军队驻守。于是,他们派遣士兵登上一个相对较高的瞭望台,准备观察鹿邑县城。
令他们大为兴奋的是,城内大部分都是低矮的平房。日本鬼子的首领得意洋洋地说:“我们只需要几发炮弹,就能摧毁这里!”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两座较高的建筑,认为那里一定是城内的军事要塞。为了消除潜在的威胁,他们决定突袭这座军事基地。
炮手梅川太郎奉命先攻击左侧的高楼。他准备瞄准,然后只听见一声巨响,高楼倒塌,尘土飞扬。日本鬼子看到这个结果,欢呼雀跃。
然后,他们转向右侧的高台,计划连续轰炸。梅川太郎信心满满地说:“看我的厉害!”然而,炮弹发射后,没有任何爆炸声,让他感到恼羞成怒。
他连续发射了几枚炮弹,但每一颗都像是打在棉花上,没有爆炸的迹象。士兵们开始猜测是否遇到了神秘力量,这让日本指挥官非常愤怒,亲自上阵,但结果仍然一样。
疑惑之下,他们决定向其他地方发射炮弹,结果一切正常,没有问题。于是,他们不知所措地进入城内,却发现城中空无一人。城内的国民党保卫团选择逃跑,城里的居民也纷纷离开。
这座城竟然是一座空城,那么为何炮弹在高台上却像哑炮一般无效呢?这个问题困扰着日本鬼子,他们靠近高台时感到更加奇怪。炮弹似乎故意躲避,或者被阻止爆炸。他们开始猜测,是不是神明在保护这个地方。
最终,一名士兵被派上高台,看到了高台上的老君神像,跪地忏悔。老君台原来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的升仙台,这里供奉着老子的神像。
其他士兵也纷纷下跪,认为这是老君显灵的迹象。日本鬼子们开始相信这个神秘事件是老君的神迹,于是下令不再向这个地方开火。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老君台上还有一个弹药库,只要有一颗
弹药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个弹药库的存在一直被保守秘密。
在日本鬼子建立伪政府的两年后,战事逐渐平息,逃离鹿邑的百姓陆续返回,包括了老君台的道士。他们注意到高台周围没有爆炸的炮弹,担心可能会威胁城内的百姓,于是向当地的慈善会长赵万成报告了这一情况。
赵万成的弟弟是一位教书先生,于是他带着几个学生前来,将老君台上没有爆炸的炮弹小心翼翼地卸下来,然后埋在地下。老君台的传奇事件迅速传遍了当地,人们纷纷认为这是老君显灵的表现。
然而,为什么那些炮弹没有爆炸,至今仍然没有确凿的解释。这个谜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传说。
1983年,一位日本老人前来中国,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再次登上老君台,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尽管年事已高,他坚持要亲自前往老君神像前跪拜。这位老人正是当年的炮手梅川太郎。
梅川太郎深受过去的经历所感动,回到日本后,他开始研读老子的著作,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刻的忏悔。他一直渴望有机会亲自来到中国,向老子表达忏悔之情。
十多年后,已经是古稀之年的梅川太郎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明白这将是他最后一次来鹿邑。为了表达自己的忏悔,他携带了一块“谢罪碑”。
如今,人们可以在老君台下看到一根白色的柱子,上面刻着中文、日文、英文和繁体中文的字样:“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
据说在立碑后不久,梅川太郎因病去世,但他的忏悔和祝愿留存了下来,成为老君台传奇的一部分。
然而,一个谜题始终没有解开:当初梅川太郎声称发射了13枚炮弹,但只找到了12枚,那最后一枚炮弹究竟去了哪里?直到2003年,这个谜题才最终揭晓。
那年的九月,一连串的雨天导致老君台的一面墙体崩塌。修缮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颗生锈的炮弹,但因为腐蚀严重,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将问题报告给了文物局。文物局随即派遣专业人员前去鉴定,结果令人震惊,那颗炮弹竟然是当年日本鬼子遗留的。
尽管年代久远,但这颗炮弹仍然充满威胁。工作人员将其交给了县武装部进行安全引爆,但引爆的威力仍然令人吃惊。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如果那颗炮弹爆炸,老君台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没有确切的解释,但人们仍然倾向于相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