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开悟后有多可怕
大部分人开悟都是被逼,这跟人性、环境、教育相关。
先说一下这个人性,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懒惰的,这里的懒惰分两种,一种是思想上的懒惰,另外一种就是纯属人懒。
思想上的懒惰,不是说这个人行为上不勤奋,而是做什么事情从来都不动脑去想,盲目的干,只要是难上一点点的或者他没有干过的,最终结果都是一改再改或者根本干不好,不会去想方法,做什么都要经过别人的手。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所以我深有体会。不是说这件事情有多难,都是基本常识的东西。
但是他就是做不好,有两个选择,一个对,一个错的,每次都是选择错误的,就感觉他是故意的,令人非常恼火。(但是他一直都是这样的,身边的人都认识他这个人,内心不坏,没有什么心眼,能相处,就像一个小白兔一样,就是不能找他一起工作或者给他最容易的、不用动脑的体力活)
大部分人开悟都是和环境有关,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重大打击、侮辱、陷害的时候,只要你能走出阴霾开始反思、学习和改变,未来道路一马平川。
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只要没有被逼到无路可走或者生活还过得去,都不想改变,因为他们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从小生活非常顺也非常聪明,可以说无忧无虑,但他的一生非常平庸、平淡,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
教育分为被动接受和自发性,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读书和读什么书的时候,这个人就开悟了。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所以他们在学习这个过程中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目标。
没有人监管后学习成绩很快就会掉落下来,当有名师开导和指路后,他又能很快重新站起来。
书看多了也能慢慢开悟,一开始你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但是你坚持学习,慢慢得你就能从书本中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和感悟,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小的时候也是一个笨小孩,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上进士,二十七岁了才入朝为官,脾气暴躁还好色,三十多岁还是一个小官。
但是他非常勤奋,书不离手,慢慢开悟了,感觉自己再不改变就完了,开始把自己的缺点一一记录下来进行改掉。
从此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十年七迁,从道光十八年中进士至道光二十九年升正二品,37岁官至二品在清朝官场上创造了记录。
后来他把自己的一生经历总结下来,教育后代,让他的家族在风雨中经历千年不倒。
教育是一个人开悟成本最低,也是一个家族昌盛的根本。
中国现代富过三代不倒的的家族全都是把教育放在首位。
一个人开悟后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这个人还把自己开悟后的经验写成家书用来教育后代,就能使他的家族千年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