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政坛大地震!最高领导人遭“扣押”,白宫扬言将采取行动
一觉醒来,又有大事发生!
只不过发生地不在美国、不在俄罗斯、不在印度,而就在我们身边的邻国缅甸!
当地时间2月1日,缅甸军方表示,权力已经已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第一副总统吴敏瑞就任代总统。
什么意思?赤裸裸的军事政变啊!
当天,缅甸执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发言人妙纽称,包括缅甸缅甸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季等政治领导人,被军方“扣押”。
妙纽还表示,除昂山素季外,缅甸总统温敏和其他几名领导人也在当日早上“被带走”。
该发言人还补充称,自己也有可能遭到扣押,“我想对人们说,不要做出轻率反应,我希望他们按法律来。”
在缅甸、新加坡等国家,国务资政是以总理为国家实际管理者卸任后,仍继续参与、扶持政府官员的职位。
2016年4月,新一届缅甸政府为昂山素季新设“国务资政”一职,在缅甸的政治“座次”和礼宾排名中,仅次于总统。
但由于昂山素季在缅甸政坛无人企及的政治地位,没有人会质疑她的话语权和领导力。因此,昂山素季被认为是缅甸“事实上的总理”,同时也是缅甸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事实上,昂山素季等领导人被“扣押”早有预兆。
最近一段时间,缅甸执政党民盟和缅甸军方,就去年的大选结果争执不下。
上月26日,缅甸军方在首都内比都举办新闻发布会,并邀请国内外记者参加。
军方发言人在会上表示,去年的大选存在舞弊,并声称找到了许多问题选票的证据,例如重复投票、无身份证件投票等。
与此同时,其他反对党也呼吁进行对话,在2月1日新一届议会开幕前解决该问题,并提出重新计票、对存疑选票进行查证等方案。
但民盟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同意与军方进行对话,也没有同意反对党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民盟的态度让军方十分不满,第二天,也就是1月27日,缅甸军方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军方遵守宪法,但如果有人不遵守宪法,军方不排除做出接管权力的可能。
军方的此番表态,很快被解读成要发动“政变”。例如法新社就评论称,“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我们不得不猜测,缅甸军方在发动一场政变。”
果不其然,2月1日新一届议会开幕当天,突发事件就发生了。
缅甸政坛内再怎么乱成了一锅粥,那也是缅甸自己的内政问题,但刚经历完权力交接的美国,似乎又按捺不住自己“世界警察”的性子了。
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政府对昂山素季等人被扣押的报道表示担忧。
声明中还提到,美国国安顾问已向拜登提供了关于缅甸局势的简报,并重申对缅甸民主政体的强烈支持。美国敦促缅甸军方坚守民主准则,并呼吁释放被拘押人士。
拜登政府还威胁称,美国反对一切篡改民主选举结果或阻碍缅甸民主过渡的行为,如果缅甸军方不撤销相关措施,美国将对相关负责人“采取行动”。
在声明的最后,白宫称将会继续密切关注时代进展,并与“追寻和平与民主”的缅甸人民站在一起。
怎么看?简单谈几点粗浅看法吧。
第一,军方干政在缅甸由来已久。
根据宪法,缅甸军方无权干涉民选政府施政,武装部队总司令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执政。
但实际情况确实,近半个世纪以来,缅甸长期处于军政府统治之下。1962年,缅甸国防军总参谋长发动正面,推翻当时的吴努政府,由此开启了军方执政的先河。
即便在缅甸于2010年开启政治转型后,缅甸军方也并未完全离开政治舞台,所以这次缅甸的“突发事件”,本质上还是历史遗留问题。
第二,白宫的立场和态度,并不出人意料。
虽然拜登在执政风格、为人处世、用人之道等方面,都和特朗普有着天壤之别,但两人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太大区别,他们维护的都是美国的霸权利益。
两人最大的差别,可能在于特朗普更喜欢剑走偏锋,注重眼前的一些利益,因此“美国优先”应运而生。而作为资深美国政客的拜登,则更加注重美国长远霸权的维系。
第三,白宫此举,颇有些“一百步笑八十步”的意思。
美国大选余波尚未完全消散,美国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公然干涉别国内政。
美国在声称“反对切篡改民主选举结果,或阻碍民主过渡的行为”的时候,有没有望一望自己?
坦白地说,这实在有些太过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