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半夜烧香
古时候定远县,有一位书生叫陈安,年轻有才;可惜苦读数年,始终未能博取功名,为此甚是苦恼。
话说陈安成家数年,妻子张氏虽说娇美,可一直未能生儿育女。
为了扬名立万,陈安决定安心念书。
和妻子张氏商量一番后,他在郊外,寻了一处荒废的破庙,简单收拾一番后,便闭门不出,一心只读圣贤书。
那日晚上,外面电闪雷鸣。
陈安一时难以入睡,于是起床读书。
突然,一个貌美的红衣女子闯了进来,径直走到大厅,点上三炷香,跪在佛像前祈祷。
顿时,陈安疑惑不解,竟有人半夜上香?不过,他并未上前询问,毕竟二人不熟。
哪知接下来三日,女子每次半夜来祈福。
陈安实在按捺不住,再加上女子确实绝美,所以他想借机搭讪。
来到女子跟前,笑着说道:“这位小娘子,在下陈安,在此处苦读,见你数日半夜上香,不知为何?”女子嫣然一笑,并未回答。
随后,女子转身离去。
陈安追了上去,说道:“小娘子,我见你每晚前来,来回奔波颇为劳累,不如就住在庙中,届时可随时来上香”女子笑而不答,她哪里不知陈安的小心思。
见女子不作声,陈安再次劝说。
此时,女子说道:“陈公子,小女子姓吕名娇,公子如此热情,难不成心怀不轨?”陈安顿时羞红了脸。
可他感觉吕氏 并不反感。
也许是四周无人,陈安竟一把拉住吕氏,将其搂入怀中,欲行夫妻之事。
吕氏连忙推开,说到:“陈公子,佛堂之上,怎可行龌龊之事?”陈安大喜,赶紧牵着吕氏的玉手,疾步来到房间。
当晚,二人寻欢作乐。
从此,陈安白天安心念书,晚上和吕氏行露水之缘。
可怜了张氏,在家中苦盼陈安早日归来。
她哪知,陈安早已是乐不思蜀。
当然,陈安挺聪明,他深知若长久不回家,只怕夫人起疑。
为了安抚张氏,陈安每月会书信一封,并托人按时送去生活费。
好在张氏本分,纵使独守空房,也未做出有辱家风之事。
转眼三年过去了。
吕娇生下儿子,取名陈天龙。
陈安高兴不已,想着陈家总算有后了。
没想到,几个月后,那天晚上,吕氏竟抱着儿子不辞而别。
原来,吕氏 认为,自己和陈安,终究是露水夫妻,名不正言不顺;再说,若继续和陈安生活在一起,苦了张氏。
思来想去,为今之计,只有一走了之。
那晚,等陈安熟睡后,吕氏母子二人悄悄离去。
次日,陈安醒来,发现二人不见踪影,急忙四处寻找。
可惜,吕氏就像人间蒸发一般。
话说,张氏娘家人,见陈安一去不返,而张氏守活寡数年,确实挺不容易。
于是,娘家哥哥劝张氏改嫁。
本来,张氏心动了,毕竟她尚年轻。
就在哥哥四处说亲时,突然有天晚上,一个貌美的少妇,抱着一个男婴,敲门讨水喝。
张氏赶紧领着二人进屋。
眼看天色已晚,张氏担心行路不安全,便主动留了少妇过夜。
哪知,半夜少妇扔下孩子离去。
张氏一直想做母亲,无奈身子原因,不能生孩子;如今少妇扔下孩子不辞而别,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看着男婴如此可爱,张氏决定好好抚养,并打消了改嫁的念头。
从此,她一心抚养男婴。
虽说生活很苦,可张氏从未苦着孩子。
半年后,少妇又来了。
张氏不知,少妇正是吕娇。
此时,张氏对孩子有了深厚的感情。
如今见吕氏前来,她担心吕氏要带走孩子,所以紧紧抱着孩子。
见状,吕氏说道:“姐姐,你切莫担心。
今日妹妹前来,只是想看看儿子。
我知姐姐不惜,特送些钱财”说完,吕氏拿出一袋银子。
可张氏死活不要。
当天,张氏让孩子陪着吕氏。
毕竟,吕氏才是孩子的母亲,哪有母亲不思念儿子的?很快,孩子躺在吕氏怀中睡着了。
可此时的张氏彻夜难眠,她担心吕氏会偷偷抱走孩子。
天亮时,张氏急忙跑进房间。
推开门一看,孩子还在,可吕氏不知去向。
看了一眼桌子,竟放着一袋银子。
有了银子,张氏生活无忧。
至于陈安,自从吕氏离开后,他四处寻找,可惜杳无音信。
受此打击,他竟变得疯疯癫癫。
几年后,陈安病死他乡。
也许,这就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