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渠文明是西安港务区和自贸区的历史文化渊源

漕渠文明是西安港务区和自贸区的历史文化渊源

西安市灞桥区的民间谚语说:“十里漕渠八里湾,中间夹了个宋家滩。”漕渠是西安市东郊的一个地名,它不具体指哪个村子,而是数个村子的合称。它是由朱陈村、王来堡、米家堡、田鲍堡、陶家堡、万胜堡等村组成,村村相连,顺着漕渠崖一字排开。各村相对都比较大,合起来的话,约相当于一般自然村的十余倍,所以号称“十里漕渠”!一个漕字已注释了它令人敬畏的历史。西汉初年漕渠开凿始成,此后历经隋唐数次整修,除了为长安城运输粮食,更有各路商船通过漕渠进出长安,而漕渠村成为渭河南北的一大商埠。

2016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从卡塔尔传出,神州大地欢腾。“隋唐时期,长安的漕渠属于大运河的范畴,这毫无疑问,当时南方的粮食等物质就是通过这条人工运河运送到京师长安的。”2016年7月7日,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陕西省文物局申遗办主任周魁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要求,线性文化遗产项目可以进行拓展,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的隋唐漕渠漕运有机会参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漕渠是历史上数万人3年建成的,这方面的历史证据是2000年在灞河段家村一带河岸发现了似木箱状的汉代水上木构建筑,之后类同的汉代建筑遗迹在该地域再次出现,这些建筑是做什么的?怎样发挥作用?考古界对其说法纷纭,一直未有明确的结论。2006年,考古人员在该地域又发现汉代水工埽体遗迹和一处古代水坝遗迹,根据这些遗迹综合分析,得出一个最新的推断:这些遗迹都与汉代人工运河漕渠有关,都是围绕漕渠的修建和使用所实施的附属工程。

大汉漕渠,这一两千年前大汉王朝建造的宏大水利工程,在神秘消失后,终于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大司农郑当时提出依渭河南侧开凿一条与渭河平行的漕渠,以扩大漕运能力的建议。据《史记·河渠书》载:“是时郑当时为大司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渭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大司农郑当时主持下,发卒数万人,由水工徐伯督卒开凿,经3年建成漕渠。

漕渠从长安引渭水入渠,循秦岭南麓东行,至黄、渭汇合处附近注入黄河。漕舟可由黄河转入漕渠直抵长安,使原来由潼关至长安的900里渭河弯曲河道缩短到300余里,每年漕运时间由原来半年缩短到3个月,漕运能力由原来每年数十万石提高到600万石,并使渠下农田亦颇得灌溉之利。

漕渠开凿9年之后,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又在今长安县斗门镇东南侧堰阻潏河和滈河二水,汇积形成水域周广约40里的昆明池。汉武帝修筑昆明池的本意虽为练习水军,但昆明池东、北两条泄水道均流注漕渠,实际上成为漕渠的后续工程,对调节增加漕渠水量,增强漕渠航运能力具有良好作用。

“漕运是从关东向关中运输粮食的重要手段,一年至少要几十万石。但是渭河水浅,运输困难,要用渭水南岸的人工漕渠通船运输,昆明池就是这条漕渠的上源,昆明池水流向了漕渠。但漕渠开凿在前,而昆明池开凿在后,昆明池的水不是漕渠的主要水源,应该只是用昆明池水以补漕渠中水量的不足。”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李令福认为,除了为长安城供水、调洪蓄洪的功能之外,昆明池只是向汉长安城漕渠供水,也就是说具有平稳漕运水系的功能,但昆明池本身却不承担漕运的功能。

三,漕渠的一波三折里程碑是隋文帝重开漕渠

东汉时漕渠尚可通航,至北魏时已淤塞无水。隋建都长安后,亟需大量粮食、物资调入京师,但“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计其途路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恺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

“隋文帝重开漕渠是开凿全国性大运河音律美好的序曲。”西安文化学者蔺晋建说,隋文帝建都长安,从地理上看有河山关隘之险,但从全国南北经济发展的变化,从南方和关东开展漕运来要求,必须重开漕渠。他在动工前,十分慎重,特先发诏书,讲清开此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调动臣民的开河积极性。这是一个经过深思,并为爱惜民力的重要措施。这个诏书发在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记载得很详细。从这则诏书中,可以看出当时兴起大的水利工程,已先有勘察设计,要求提出最合理最经济的施工方案,以及很高的工程质量和使用效益;指挥工程施工的官员是懂技术的专家。这位率领水工的宇文恺是很有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水平的专家。他不仅主持这项开渠工程,并参加隋炀帝时的通济渠的建设,为隋室营造东都洛阳皇宫,长安至榆林的行殿(注:即行宫)和行城(供皇帝和随从出游时居住的城堡),从洛阳到江都途中的四十座行宫也由他负责设计建造。

这次重开漕渠的工程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工了。漕渠改由长安西北引渭水入渠,除渠首外其余大致疏通了汉代旧渠故道。渠成后,“转运便利,关内赖之”。开航之后,官家和私人的大船可以日夜通航。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关中大旱,文帝命发广通之粟300余万石救关中。这时上距漕渠开凿不过2年。在这样严重的灾情中,关中的广通仓居然能发粟300余万石赈济灾民,可见漕渠运输量至少每年150万石以上。

隋代漕渠于隋末淤塞。唐代对漕渠曾两度重新开凿浚复。公元904年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漕渠呈无管理状态。宋代时断时续,明初有水,后彻底干涸、堙灭。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北郊从河止西到灞河边,仍能清楚的分辨它的河床、边岸。由于建厂搬迁等原因,漕渠遗迹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在隋代漕渠的基础上,大唐盛世出现了,举办了历史上第一个物资展览会。这就是唐朝漕运的最兴盛时期,是在唐朝中叶,转运到长安的粮食一年达到400万石。实际上,运到长安的粮食和其它物资远不止于此,每年从汴河、漕渠西去的船成千上万。

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长安令兼水陆运使的韦坚,整修关中运河后,把运河从长乐坡靠西苑苑墙处,径直修到长安城的城东望春楼下,开出一个大湖。在湖上集聚二三百艘船舶。每艘船上悬挂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来自各郡县的名称,把那里出产的土特产和手工艺品陈列在船上:如在广陵郡(今扬州)船上陈列上织锦、铜器和海味;丹阳郡(今镇江)船上陈列当地出产的绫缎;晋陵郡(今常州)船上陈列各色丝织品、手工艺品;会稽郡(今绍兴)船上陈列铜器、罗纱和绫缎;南海郡(今广州),船上陈列南海珍品、玳瑁、珍珠、象牙和沉香;豫章郡(注:今南昌)船上陈列各类名瓷和茶具;宣城郡(今安徽宣城)船上陈列纸、笔;始安郡(今广西桂林)船上陈列蕉葛、蚺虵瞻和翡翠;吴郡(今苏州)船上则是糯米和绫缎。驾船的一律南方本地打扮,笠帽、宽袖、芒鞋。每条船上有人领唱当地民谣,有妇女百人和唱。这些经装饰的绣船,鱼贯而从望春楼下过,绵延数里,观者如堵,长安城为之万人空巷。

关中百姓不识南方的驿船樯竿,大为奇讶。玄宗皇帝见了十分高兴,把这个新开的湖泊题名为“广运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盛况空前的物资展览会。从这次展览会可以看出漕运范围之广,运送货物种类之多。

千年辉煌过后,曾经繁盛一时的水陆码头,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河流污染、过度挖沙,垃圾围城,生态破坏极其严重,地质灾害隐患重重。2005年1月,随着广运潭项目的正式开工,通过恢复城市生态、在建设中高度注重生态影响,因地制宜,将非法采沙形成的沙坑进行整形,取坑为湖、取陆做洲,引灞河之水济之,形成了湖中有岛、岛洲相连、洲内有潭、积潭成渊的良好生态景观;同时启动了“碧水工程”、“雁鸣湖湿地工程”、“桃花潭生态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因地制宜的解决了三大生态灾害,恢复了广运潭“灞上烟柳长堤”的胜景画境,使得隋唐漕渠有机会参与“大运河”申遗了。

大运河的开凿,经历了一个由短到长,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完善,不断扩大的上千年的过程。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进行运输的历史。据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隋统一中国后,人民得到安定的社会条件从事生产,社会经济逐渐恢复。隋文帝于584年命宇文恺率众重开汉代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但是,大规模的修造,还是在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是为隋大运河。

“隋唐时期,长安的漕渠属于大运河的范畴,这毫无疑问,当时南方的粮食等物质就是通过这条人工运河运送到京师长安的。”7月7日,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陕西省文物局申遗办主任周魁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在此前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列入申遗名录,向世人彰显了这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

周魁英说,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2006年开始申报时,仅限于京杭大运河,随着研究的深入,最后将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采取共同申遗的方法。“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要求,线性文化遗产项目可以进行拓展,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的隋唐漕渠漕运有机会参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周魁英称,大运河是由点、线、面共同构成的线性文化遗产,在尺度空间上,大运河是由古代遗址、近代遗迹还有当代遗产共同构成的文化遗产廊道,大运河申遗,能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领域保护的认知产生变化。

中国光彩集团副总裁徐群贵教授说,现在京杭大运河的世界遗产保护“申遗”已经成功,西安市的漕渠漕运遗址和相应的商业文明研究,也顺理成章,应该发扬光大,配合支持西安市的国际港务区建设和自贸区试点工作。我相信,西安市的历史文化名城荣誉在漕渠漕运遗址公园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一定能够大放异彩,最终成就“西安是中华第一古都”的旅游文化名片,为丝绸之路战略的全方位成功奉献力量。

四,感怀漕渠的第一港口广运潭

漕渠在西安的浐灞生态区广运潭,形成了历史上的“港口”,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的西安大开发过程中,成为西安2011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第一“形象大使”,令人感慨万千,孕育产生了我们套用大文豪句式的的《广运潭赋》,这就是李建宏老师兴之所至的作品,后来多次在朋友圈子里面流传,在修改当中字斟句酌:千年前,天宝间,暮春时,唐明皇,望春楼,举盛会。樯橹云,人山海,杨柳染绿,芦笋初破,湖光潋滟,盛景空前。两千年,世纪端,古城人,破思栏,治滩渚,现贞观。广运潭,水成片,平明百里,万亩水面,微波荡漾,喧鸟覆洲。北起渭水而东南,直仰鹿原;浐灞盈盈,柳浪婆娑;五里一埠,十里一拱;洲湖平凹,白鹭野鸭;四时各异,风景格致。错落焉,片片焉,绿树合围,星罗棋布,问不知十百千堆;虹桥卧波,飞架南北,复道行空,大鹏展飞;人在画中,不知西东,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一派景象,陶然忘机;夜阑更深,幻彩霓虹,巧夺天工,船埠水上,倒影其中,外滩长岛?浮想顿生。

大小商贾,拖家带口,坐骑争流,云集乐土。今暮弄潮儿,明朝放白鸽。时代君子,敢想天开,昔日荒滩,今日天堂;浐灞欢乐,踏歌相和;烟花醉人,园艺独好;仙女风情,满目西施;近前直观,金步摇曳;肌容细腻,芳态极妍;缦立远视,老少相望。若非直观,不足为信。

惊呼!大家手笔,千万人之盼也。国运昌,家和兴。昔日荒滩雁落沙,今朝人气高。大厦林立处,百姓话桑田,咫尺有吾庐,安居亦乐业。摩艇赛,世园会,一招一式经济飞。再看百姓挤破头,争相流,游人如梭福不愁。只可惜,白了少年头。

感慨!强国者强于政策,富民者富于亲民。五十年前不偏走,再看今朝龙翘首。民富国强万人梦,扬眉吐气赤子心。今一游,心澎湃,记之乃去放心来。

面对这样的模仿古文诗词歌赋咿呀学语,再来一首白话文的《对广运潭赋的解说》,让人贻笑大方,催促人们开怀畅游西安的广运潭和漕渠: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广运潭的文字,但每次都是只有想法便无疾而终。其间原因颇多,或是时间不凑巧,或是思绪难以成行,或是懒惰的原因。而最怕的莫过于我的笔端无法流淌这方怡人景观。今晚,趁着值班忙里偷闲,希望可以完成这段文字。

位于东郊浐灞景区的广运潭就在我小时候的居家附近好玩地方,后来每次回西安去都会路过。车窗外的风景总是让我心旷神怡,我喜欢水,是那种骨子里的喜欢。看到被艳阳沐浴下波光闪闪的湖面,就已经爱的一塌糊涂了。更别说海鸥翩翩飞翔的样子就只有神往了,一直认为只有海鸥的驾临,才使得湖水也罢,海水也好,具备了活色生香的品质。一簇簇芦苇迎风摇曳的神采,像极了青春少女的阳光心情。那时候,我就想起了琼瑶剧里海鸥深处彩云飞的场景,一副极其浪漫和唯美的画卷。还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真是美轮美奂,无限魅惑了。更别说远处的斜拉桥,那是一座极富美感的现代桥梁。质感的观景码头、拍婚纱照的靓丽情侣,他们和四周景点互为风景,而且是行走的风景。很容易联想起卞之琳著名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今日午后,回家办完了事,和朋友驱车前往。天空是那种很干净很纯粹的蓝。没有云彩,好久没见过那种不曾亵渎的湛蓝了。令我想到了可可西里。行走在还未完全开放的蜿蜒小径上,行人渐渐稀少。马路旁依次停着几辆车,估计也是被这处于半天然半雕琢的宜人景色所吸引。因为被茂密的翠竹遮掩,无从看到行人的足迹,但竹林深处分明传来悦耳的谈笑。一丝微风吹过,虽缺少沁人心脾的花香,但吸进的确是涤荡心肺的自然气息,轻灵而剔透。我们在寻找着一处可以落座的地方,突然在拐角处,发现几个石墩,均做成不同形状的梯子摸样,造型各异,表面光滑完整。坐下来时,恰有一丝微风吹过,岂是一个惬意可以形容。石椅旁看到稀疏的月季花,这是一种花期很长,而又极其普通的花,落寞的开在初秋,有两只尤其鲜艳,是那种玫瑰的深红。我俯下身,闻着那香味,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那花犹如邻家的小姑娘,害羞着低头。不远处几个小姑娘,依依呀呀。颠颠地跑着,背上插着翅膀,这应该是传说中天使的样子,可爱极了。我叫着她们,小天使在前边跑着,紧随其后的是年轻的父母和初染双鬓的爷爷奶奶,一抹阳光照在着幸福的一家人身上,真好!我心里想着。

久违的静谧让我陶醉,阳光懒懒的,秋风柔柔的。我被翠竹环绕着,不远处,看到了湖面泛着金色的光泽,暖阳下的村庄……

编辑:赵培玉


相关推荐

​「西非漫谈」马里共和国历史概述

​「西非漫谈」马里共和国历史概述

72

「西非漫谈」马里共和国历史概述 来源:环球网 (作者: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执笔人:PriscillaOwusu-Ansah(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非研究中心助理),译者:张海琳...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封爵及爵位制度简介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封爵及爵位制度简介

67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封爵及爵位制度简介 一、先秦时期的封爵 1、上古的“爵” 《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

​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财团

106

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

​中高考必考知识之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中高考必考知识之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152

中高考必考知识之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读史启迪智慧,学史丰富人生。每天学习一点历史,明史启智,丰富我们的阅历,开阔我们的眼界。 近代的中国多灾多难,遭受了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