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 博物馆的前世与今生
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
参观博物馆就是将tell、show、involve巧妙地融为一体的过程,体会感官上带来的冲击力,挑战想象力极限,感受文化在当下的传承。
5月18日,又逢“国际博物馆日”,关于国际博物馆日,你了解多少?
缘起
“博物馆”一词起源于约公元前300年亚历山大港的缪斯(Musaeum),在供奉主管艺术与科学的9位缪斯女神的神庙中,专门收藏了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欧洲、亚洲及非洲的征战得到的珍品。于是博物馆的英语 “Museum”,就是源于希腊语Mouseion 。
从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所私人博物馆,来专门整理研究他从世界各地掠夺而来的宝物;到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博物馆一路发展至今,已然成为现代都市中人们增长见闻、学习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的重要精神栖息地。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并创立了国际博物馆日,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了解、参与和关注博物馆事业,时间定在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每到这一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博物馆都会加入到活动中来。2018年,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万家博物馆参加了这次独特的庆祝活动。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协,随后每年均组织纪念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从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开始采用主会场活动的方式开展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已相继在重庆、广州、沈阳、南宁、济南、南京、石家庄、呼和浩特、北京举办了9届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
发展
不同于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当今的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变得更具交互性,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
它们成为了文化中枢,是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观众可以共同创造、分享和互动。
博物馆在保持其原始使命——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和展览的同时,也在逐步增加新的功能,使自己与所社区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
今天,博物馆正在寻找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和冲突。通过在当地举办活动,博物馆还可以倡导和缓解全球性问题,努力积极主动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
作为社会的核心机构,博物馆有能力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对话,为和平世界搭建桥梁,并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随着向文化中枢的不断转化,博物馆也在寻找新的方式来纪念其收藏品、历史和遗产,创造出对后代具有崭新意义的传统,并在全球层面上与日益多样化的当代观众保持密切关联。
这种转变将对博物馆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促使博物馆专业人员重新思考博物馆的价值,并探寻界定其工作性质的伦理界限。
2019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将聚焦博物馆作为社区活跃参与者的新角色,博物馆的社会作用正在发生变化。因此,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主会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今年的主会场活动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将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绕博物馆职能和角色,突出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定位,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中枢”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主会场活动,将全方位集中展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提升公众的博物馆体验感,除了有往年常规的公布“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和“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推介结果外,还有不少特色活动。
由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国内20余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根·魂——中华文明物语”,湖南省博物馆“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瓷之画——从长沙窑到醴陵窑”“画吾自画——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三大专题展览将于当天揭开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