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雷诺:从民族英雄到法奸
保卫国家?见鬼去吧!我要的是能赚钱的汽车!”
—路易·雷诺,二战爆发前夕
1918年光棍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凯旋的法军受到了万人空巷的热情欢迎。在法军列队通过凯旋门时,队伍中一辆辆雷诺FT-17坦克缓缓行驶在香榭丽舍大道上,牢牢吸引了观众们的眼球。
这些在大战最后一年协助法军突破德军防线、攻入德国本土的坦克,不仅使军事家们领略到了现代战争的威力,也令路易·雷诺这个名字,一度被法国人以一战时的民族英雄而铭记。
路易·雷诺,1877-1944
爱国者
身为法系车开创者的路易·雷诺,在一战期间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1914年,当德军前锋距巴黎仅有25公里时,巴黎汽车司机们用600辆雷诺汽车将12000名法军运往前线,成功保卫了巴黎。
一战时的雷诺出租车
1916年,雷诺设计出了著名的FT-17轻型坦克,它因轻便灵活、火力充足而在法军的反击战中大出风头;除坦克和汽车外,雷诺还为法国空军交付了大量飞机引擎,并捐出自己的生产线以资军用。
中、美、苏等国都曾装备过一定数量的雷诺FT17坦克
一战后,雷诺公司一跃成为法国最大的私企,而他本人也因战时贡献荣获大十字荣誉勋章,并受邀参加了凡尔赛会议。1924年,已为公司换上钻石车标的雷诺,在他的老家——巴黎近郊的比扬古镇建设了新工厂,并于1928年的巴黎车展上推出了超豪华轿车雷诺 Reinastella。
雷诺 Reinastella
较一辆汽车而言,这位“比扬古皇后”更像是卢浮宫里的珍宝:她全长5.3米,重2.5吨,采用7.1升8缸发动机,最高时速140km/h,还率先安装了引擎散热器;她的设计雍容华贵,乘坐时如同坐在火车头等舱一般舒适,在法国上流社会中象征着荣誉与财富。
雷诺 Reinastella是雷诺公司生产过的最豪华的轿车。由于生产成本高昂,加上造车材料——铝在二战中被大量用于军用,该车在1933年停产时总共仅生产了几百辆,目前大多数被当做艺术品馆藏于博物馆,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卖国贼
进入20世纪30年代,空气动力和高速成了人们竞相谈论的话题,精明的雷诺抓住了这个潮流,以法国人特有的时尚细胞结合了相关科学知识,于1935年推出了VIVA Grand Sport 轿车。
雷诺VIVA Grand Sport
该车依然走了豪华路线,其敞篷款在当时被媒体誉为“诠释了驾驶新乐趣”。飞机设计师出身的马赛尔·拉菲德在设计它时借鉴了空气动力学,故该车所受风阻较小。它长4.7米,重2吨,以雷诺4缸6升发动机作为驱动,往往能达到同时代8缸发动机的水平,最大功率90hp,最高时速135km/h。
除优越的性能外,雷诺VIVA Grand Sport的圆形车灯、直瀑式镀铬前格栅、白色雕花轮毂无一不彰显了它的艺术品属性。这也许就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该车产量却高达10782台的原因之一。
也就是在同时,路易·雷诺走向了堕落:出于民族歧视和竞争需求,他公开蔑称竞争对手雪铁龙公司的老板,安德烈·雪铁龙为“小犹太”;1938年,雷诺的工厂发生了工人罢工,因行事独断而被称为“比扬古老爷”的他对工人的要求持强硬态度,解雇了超过2000名员工。从此他开始痛恨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
巴黎车展上的雷诺与雪铁龙
1938年,雷诺在柏林车展上见到了希特勒,与其握手并相谈甚欢。回国后,这位曾经的民族英雄立即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鼓吹绥靖政策、坚信法国必败的投降分子,即使是1940年德法开战后他也依然毫无改变,担心他投敌的法国政府把雷诺送到了美国,令他向美国政府寻求军火支援。
在华盛顿寻求支援的路易·雷诺,1940
法国战败后不到一个月,一条枪也没要来的雷诺就回到了法国。一心想保住工厂的他面见了德国占领当局,痛快地答应了修理德军缴获的法军装备、为德军生产汽车等要求,彻底堕落为一个“法奸”。二战期间,雷诺公司共为德军生产了34232辆汽车。
带希特勒参观雷诺工厂的路易·雷诺
1940年3月,德国的傀儡政权—法国维希政府的首脑贝当(也曾是一战时的民族英雄)会见了雷诺,亲口向他承诺不会没收他的工厂,雷诺则投桃报李地宣布立即恢复生产,接受维希政府的全部订单。尽管雷诺战后辩解说他曾故意放慢生产、以次充好,但事实上这全是他厂里工人自发组织的。
1940年的法国,红色部分为割让给德国的领土
同时,面对德军授意下的戴姆勒公司管理层对工厂的渗透,雷诺完全无能为力;面对抵抗组织和法国民众的怒火,他也拿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收归国有
1942年,英军出动了235架轰炸机对雷诺比扬古工厂进行轰炸,投下了共460吨炸弹,造成了大量损失与伤亡,是为英军在二战中对单一目标进行的最猛烈攻击;1943年,美军接过了英军的棒,轰炸了刚刚翻新的雷诺工厂;1944年,法军解放巴黎,路易·雷诺被作为叛国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等待审判时,雷诺在监狱中暴死,时年67岁。法国官方没有对他进行尸检,只宣布他死于尿毒症,但雷诺的遗孀坚持认为他是在受到虐待后被谋杀的。1945年1月,雷诺死去两个多月后,法国政府宣布将雷诺公司收归国有。至今在法国,路易·雷诺的名字仍是个忌讳。
对雷诺的清算由戴高乐亲自主持
曾经的民族英雄最终沦为法奸,真是可悲可叹。路易·雷诺本想通过与德国人合作保住自己的工厂,没想到最终节操丧尽不说,工厂还被收归国有。如果当时他能选择炸掉工厂或呼吁抵抗,下场绝对会比投降好得多。
宁死不屈的抵抗至少能保住名节,选择屈膝投降则只能永远被骂做汉奸走狗——这个道理在世界各国都是行得通的。想通过与侵略者合作来保全自己的人,最终只会因侵略者的失败而身败名裂、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