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民间故事,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本书
这天夜里,家住青州府昌乐县的陈修宁早早地就躺了下来。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躺在床上的陈修宁双眼通红,就像是刚哭过似的。不知不觉间,几滴泪珠又从他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年轻小伙伤心不已?
他是为情所困,还是为钱发愁?
说出原因,估计没有人会相信,陈修宁之所以伤心落泪,竟然是因为一头猪!
不就是一头猪吗?陈修宁为什么会如此难过?且听我慢慢道来。
陈修宁今年二十出头,人长得是聪慧俊俏,八岁那年父亲不幸逝去后,他就与母亲王氏相依为命。年长几岁后,乖巧懂事的陈修宁便进山砍柴,靠卖柴与母亲艰难度日。
因为家贫,陈修宁至今尚未婚配。
三年前,在一次进山砍柴途中,陈修宁遇到了一只小猪仔。小猪仔仅有一尺多长,它通体雪白,大概是被动物咬伤了,此刻,小猪仔的背上正往外汩汩地冒着鲜血。
看到小猪仔可怜兮兮的样子,陈修宁恻隐之心大动,于是就将小猪仔带回了家。
在陈修宁的精心照料下,小猪仔的伤很快就好了。
就他家这条件,人能填饱肚子就算是不错了,哪有多余的粮食去喂猪?于是乎,小猪伤好之后,母亲王氏就让他将小猪拿到集市上换几个钱。
抱着小猪,陈修宁去了集市上,小猪很快就被卖掉了。就在陈修宁掉头走的时候,小猪却挣脱开买主的手朝着他跑了过来,趴在他脚跟前不肯离去。
将小猪还给买主后,它再次跑了出来,一连几次都是这样。对于小猪的怪异举动,陈修宁很是疑惑,一番思索之后,他便又将小猪买了回来。
回到家,陈修宁将小猪不肯离他而去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很是奇怪,于是就让陈修宁将小猪留了下来。
其实,母亲早就知道儿子是舍不得将这头小猪卖掉,从他抱着往外走的时候,母亲就已经看出来了,只是迫于生计,她只能这样做。
将小猪留下后,陈修宁很是高兴,对小猪更是百般呵护:每天都给小猪好吃好喝,冬天怕小猪冷,他竟然把小猪抱回了屋子里和他睡在了一起,以至于连疼爱他的母亲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别人家是和媳妇睡在一起,他倒好,娶不到媳妇竟然和猪睡在了一张床上!
本以为将小猪养大后能卖个好价钱,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无论怎样精心照顾,这头小猪就是不长膘,到他家一年了,它几乎还和原来一般大小。
母亲不高兴了,但陈修宁却乐得如此。
转眼间,小猪来到他家已经三年了,尽管比成年猪小了不少,但总算长大了。
前几天,有个大户人家要买头猪杀了吃肉,王氏正好在那户人家帮佣,于是就将那头猪卖了好攒钱给儿子娶个媳妇。
得知这个消息后,陈修宁很是伤心。在陈修宁眼里,小猪已经成了他难以分别的朋友了,此番朋友就要离它而去,你说陈修宁能不伤心难过吗?
不知不觉中,陈修宁睡着了。
夜半时分,正在睡梦中的陈修宁被一阵哭泣声惊醒了。
哭声就是从自己睡觉的屋子里传来的,半夜三更,谁会在屋里哭泣?
陈修宁连忙起床朝屋里看了过去,不看不要紧,这一看,直把他吓了个魂飞魄散!
那头养了三年的小猪就趴在屋子中央,仔细听去,哭声正是小猪发出来的!
就在陈修宁目瞪口呆的时候,令他头皮发麻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陈郎,你还记得我吗?”小猪突然开口了。
声音是那么熟悉,听到这个声音,陈修宁顾不得害怕,瞬间就冲到小猪跟前说道:“凝儿,是你在说话吗?”
小猪点了点头。
凝儿是谁?
原来,王凝儿是和陈修宁一起长大的一个女孩,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便芳心暗许。陈修宁托媒人前去求亲,谁料宁儿的父亲却嫌他家穷,还要将凝儿嫁到镇上的马员外做妾。马员外都六十了,凝儿去给他做妾,哪里会有什么幸福。
陈修宁便在凝儿家门口跪求王伯将凝儿许配与他,王伯不仅不同意,还将陈修宁打了一顿赶出家门。陈修宁被打成重伤,在家卧床养病月余,后来才得知,王伯坚持要凝儿嫁给马员外,凝儿誓死不从,上吊自尽。
陈修宁连忙问道:“你怎么变成猪了?”
小猪说道:“我上吊自尽以后,变成了孤魂野鬼,阎王爷见我可怜便让我投胎转世变成了一头猪。为了能与你长相厮守,我便出现在了你砍柴的路上,目的就是让你将我带回家中。陈郎,为了能和你待的时间长一点,我便拖延了生长的速度,这也就是我始终长不大的原因。”
停了一会之后,小猪继续说道:“和你在一起待了三年时间,我已经违了天命,不敢再拖延下去了,否则的话会殃及你。今生一别,你我还不知能否再见,还望你多加保重,凝儿这就去了。”说完,小猪便朝着门外走去。
陈修宁哪能让她走掉,伸手就将小猪抱在怀里失声痛哭了起来:“凝儿,我不让你走,我要让你在我身边,我还要让你变回人形!”
小猪说道:“别傻了,这样下去不仅我变不回人形,你也会丧命的。”
陈修宁哭着说道:“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是让我死我也愿意!”
正在这时,陈修宁的母亲王氏听到动静走了进来,见儿子抱着小猪失声痛哭,王氏深感奇怪,于是便劝起了儿子:“傻孩子,这猪不就是杀了给人吃肉的吗?你一个大男人家至于这样哭哭啼啼的吗?”
“娘,它不是猪,她是凝儿!”陈修宁哭着说道。
听了这话,王氏还以为儿子想凝儿想得疯了,于是便又劝起了他。陈修宁随即便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母亲。
王氏听了也是大吃一惊,直到小猪开口说话她这才相信了。
为了留得小猪的一条性命,第二天早上,王氏便告诉了那户人家说小猪不卖了,不过王氏并没有将凝儿变成小猪的事情说了出来。
几天后,陈修宁再次进山砍柴去了。走到半山腰时,迎面走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
山路很窄也很陡,老婆婆走起来非常吃力,陈修宁连忙闪在一旁让老婆婆先过去。
就在这时,老婆婆脚下一滑身子不受控制朝着山路旁的一条深沟里就栽了下去。
陈修宁一看,拔腿就朝老婆婆掉落的地方飞奔了过去,走到近前一看,老婆婆正躺在那里痛苦地叫唤着。
顾不得多想,陈修宁顺手就拽起一根树藤,顺着树藤慢慢地朝着沟底滑了下去。
就在他快要下到沟底的时候,树藤突然断裂了,陈修宁顿时就从一丈多高的地方下掉了下去。
只听“通”的一声,他重重地掉在了一块石头上。忍着剧痛,陈修宁缓缓地站起来朝着老婆婆掉落的地方走了过去。
费了很大的劲,陈修宁才将老婆婆从沟底救了上来。
说来也怪,尽管深沟有三丈多高,那老婆婆却只是将脚崴了一下,别的地方竟然毫发无损。将老婆婆救上来后,陈修宁便问道:“老人家,这荒郊野岭的你要去哪里呀?”
老婆婆说道:“我家就在前面不远处,年轻人,我摔了一跤行动不便,麻烦你把我送回家去吧。”
听了这话,陈修宁连忙将老婆婆背在身上朝着山沟里面走了进去。
别看老婆婆身形瘦小,但背在身上却很沉,再加上自己又受了伤,没走几步陈修宁就累得满头大汗。足足走了有大半个时辰以后才来到了老婆婆口中所说的那个地方。
见老婆婆孤身一人,陈修宁便问道:“老人家,你就一个人住在这里吗?”
老婆婆说道:“我也是来到这里不久,哎,我那不孝儿子娶了媳妇以后就将我赶了出来,我无处可去,就来到了这里,见这里有间茅屋便住了下来。我反正也一把老骨头了,能活几天算几天吧。”
听了这话,陈修宁不由得摇了摇头。尽管自己也很是疲惫,但陈修宁还是帮老婆婆将水缸挑满,又劈了不少柴火,还把自己身上仅有的几块干粮给她留了下来。忙完这一切后,天已经快黑了,陈修宁这才辞别老婆婆朝着山下走去了。
此后的半个月里,陈修宁每天都会专门来老婆婆这里看上一下,帮老婆婆干这干那。
半个月后的一天,陈修宁对老婆婆说道:“老人家,我要出去一段时间,放心吧,柴、水我都给你预备好了,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可要好好保重呀!我这里还有一点干粮,留着给你吃吧。”
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陈修宁已经和老婆婆无话不说了,就在他转身离去的那一刻,他忽然冲着老婆婆问道:“老人家,你说这世上真的有菩萨吗?”
“菩萨?你找菩萨干什么?”老婆婆反问道。
陈修宁说道:“我要找到菩萨,让她把凝儿变回来,这样呢我就能和凝儿在一起了。”
老婆婆笑着说道:“孩子,善念一起,即为菩萨。仔细找去吧,你肯定能找到的。”
陈修宁又问:“那你能告诉我,菩萨究竟在哪里吗?”
老婆婆说道:“我不知道她在哪里,不过呀,你记住,只要你用心向善,菩萨肯定会出现的。”听了这话,陈修宁大为高兴,怀着喜悦的心情,他辞别老婆婆下山去了。
王氏帮佣的那户人家见陈修宁老实勤快又靠得住,便给他找了一份差事,差事很简单,就是往二百多里远的地方送一封信。
接到这个差事后,陈修宁不敢耽搁,四天后他来到了目的地,办完差事后,他便回家了。
三天后的黄昏,陈修宁来到了离家五十多里的一个地方,反正已经离家不远了,陈修宁便决定在外借宿一宿。
不久后,他找到了路边山坡上的一间破屋子。
就在他快要走到屋子的时候,一阵哭声从屋子里传了出来,伴随着女子的哭泣声还有三四个男子的说话声。
只听其中一个男子笑着说道:“小娘子,黑夜到此,是不是想与小和尚约会呢?这庙里没有和尚,只有我们哥儿几个,不如陪伴我们睡觉,保证你能够满意。”
听到这里,陈修宁顿觉不妙,于是便悄悄地来到屋子外面透过窗户朝屋子里看了进去。屋子里,三个叫花子打扮的男子正在围着一个女子说笑着,女子的衣服已经被扯开了一道口子,不用问,这肯定是那三个乞丐干的好事。
那女子显然也不想轻易落入狼口,她张嘴就冲着三个乞丐骂了起来,乞丐不怒反笑:“装什么贞洁烈妇,如今你落的我们手里,由不得你撒野。”
说完,就同其他乞巧一起,将女子牢牢地按住,女子哪肯乖乖就擒,一边狂喊救命,一边挣扎,还把一个乞丐的手给咬破了。
乞丐们顿时大怒,伸手就朝着女子的脸上打了几巴掌,女子受疼不过便昏倒在地。乞丐们见女子不再反抗,顿时就淫笑着朝着女子的身上扑了过去。
看到这一幕,陈修宁顿时恼羞成怒,可如果要是这样冲进去,以一敌三自己肯定不是那几个乞丐的对手,想到这里,陈修宁便顺手拿起一块石头朝着屋子里砸了进去。
只听“哎吆”一声,石块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一个乞丐的脑门上。
被砸的那个乞丐顿时火冒三丈,随即站起身来走出了屋子。陈修宁赶紧躲在暗处,见乞丐越走越近,陈修宁吓得汗如雨下。
就在这时,那女子又尖叫了起来,听到这叫声,陈修宁自觉不能再这样躲下去,于是,便“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朝着那乞丐扑了过去。
很快,外面的动静就把屋子里另外两个乞丐惊动了,于是,他们也从屋子里跑出来和陈修宁混战在了一起。
临出门时,为了怕路上有个闪失,陈修宁特地将那把砍柴刀带在了身上,眼见自己性命不保,他便拿出了砍柴刀。
一顿混战之后,乞丐们见陈修宁一副不要命的样子便四散逃走了,不过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何况还不止四只手,陈修宁的脸上被砍柴刀削去了一块。
乞丐们走后,女子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看到陈修宁的模样后她也被吓了一跳,不过随即她便冷静了下来,连忙扯下一块布子将陈修宁的伤口包扎了起来。
因为怕乞丐们再次寻来,陈修宁不敢多做停留,问清楚女子的住址后便忍着剧痛连夜将她送回了家。将女子送回家后,陈修宁便昏倒了。
第二天早上,陈修宁醒了过来,一问才知道,女子是当地的一个村妇,白天回了一趟娘家,回家时天已经快黑了。在经过这座破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见几个乞巧破庙里生起篝火正在做饭,女子便上前向乞巧讨火想弄个火把照路,没想到却被乞丐们调戏了。
见女子安然无恙,陈修宁这才放下了心,于是便匆匆辞别女子一家回家去了。
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走了一天的路,再加上身体有伤,就在走到门口的那一刻,他昏倒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母亲见她醒了过来,连忙问道:“儿啊,你的脸是怎么回事?”陈修宁便将路上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了儿子的话,母亲哭着说道:“孩子,这可咋办呀,本来咱们家就穷娶不起媳妇,你这脸上再少了一块肉,谁还肯嫁给你呀?”
陈修宁劝慰道:“娘,我的伤不碍事,要是真的娶不到老婆,我就陪你一辈子。对了,娘,我走之后,小猪还好吧?我怎么听不到它叫唤了?”
听了儿子的问话,王氏的脸色不由得变得凝重起来,见母亲躲躲闪闪的样子,陈修宁越发着急了:“娘,怎么了?你是不是把它杀了?”
王氏摇了摇头,陈修宁又追问道:“那到底怎么了?你倒是快说呀?”
在陈修宁的再三追问下,王氏这才说了出来。
原来,昨天夜里,就在陈修宁与那三个乞丐搏斗的时候,邻居家突然无缘无故起着起了大火。
邻居家里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婆带着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相依为命,等左邻右舍赶过来后,大火烧得正旺。
火势甚是凶猛,人们谁也不敢近前,眼看着祖孙俩就要葬身火海,就在这时,小猪发了疯似的从猪圈里跳了出来冲进了火场。
将祖孙俩从火场里救出来后,小猪已经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就和烤猪一般。
听了这个消息,陈修宁如同五雷轰顶再次昏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陈修宁醒了过来,抱着小猪的尸身,陈修宁哭得死去活来。
就在这时,那个被陈修宁救下的老婆婆走进了他家,见陈修宁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老婆婆便问道:“孩子,菩萨找到了吗?”
陈修宁哭着说道:“大娘,你骗我,你说只要心存善念,菩萨就会出现,可我因为救人毁了容,小猪也因为救人死了,为什么菩萨还不出现?为什么还要夺去小猪的性命?”
老婆婆笑着说道:“菩萨已经来了,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陈修宁连忙朝着四周看去,除了老婆婆和他母亲并没有别人,陈修宁疑惑地问道:“你快告诉我,菩萨在哪里?”
老婆婆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冲着那头小猪问道:“小猪,你的陈郎现在因为救人把脸给伤了,你愿意拿你的皮去换回他的脸吗?”
小猪似乎听懂了老婆婆的问话,竟然朝着老婆婆轻轻地点了点头。
老婆婆随即从屋子里拿出了一把菜刀,然后将陈修宁拽在一旁,挥刀就将一张猪皮割了下来。
看到老婆婆如此这般,陈修宁连忙上前就要去阻止他,但他就像中了魔咒一样不能迈出半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婆婆将猪皮割下。
就在割掉猪皮以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小猪不见了,出现在陈修宁面前的竟然是他日思夜想的凝儿。
诉不尽相思之苦,两人随即抱在一起失声痛哭了起来。
哭诉了一番之后,只听老婆婆说道:“好了,我也该走了,祝你们幸福。”
说完,老婆婆便朝门外走去,陈修宁连忙追上前去问道:“老人家,快告诉我,你是不是菩萨?”
老婆婆笑着说道:“只要心存善念,救人于危难之中,人人皆为菩萨。”说完,老婆婆便消失不见了。
不久后,陈修宁和凝儿便成了婚,婚后,夫妻俩恩爱有加,一年之后宁儿便生下了一对儿女,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完)
本故事在于借事喻理,劝人为善,与封建迷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