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胶东地区的大饽饽吗?
饽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馒头。但是大饽饽同馒头相比,要比馒头大三四倍,也不是单纯的馒头样子,而是做成各种形状,上面用食用色素染成五颜六色,就像工艺品一样,美极了。在胶东,过年最有年味的莫过于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饽饽。过大年,蒸饽饽,期盼来年的日子蒸蒸向上、红红火火。大约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各家就开始蒸大饽饽了,一直能持续到年根,每家都蒸上好多,整个正月都不用做面食了。
胶东大饽饽如何制作的?
饽饽的制作过程比馒头要复杂一些。
首先,和面的时候加适量牛奶、鸡蛋和白糖进行发酵。
其次,在面团发好后加入干面反复揉,用胶东话说叫“守面”,这是个力气活儿,不常干的人,揉一会儿就会腰酸,胳膊痛,面守得好,蒸出的饽饽才会自然裂口,才会“笑”,才筋道、好吃。
第三,面和好后,就到了巧媳妇们施展才艺的时候了,十八般武艺在此刻都被施展出来:把面揉成“聚宝盆”、“龙凤呈祥”、“石榴花开”、“玉如意”等,想做成什么样子就做成什么样子,就看做饽饽的人手巧不巧,心灵不灵。再根据饽饽的形状,用食用色素染成各种颜色,一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就诞生了。
各种形状的饽饽,并不是每个当家的媳妇都能做得很好,那些手巧的媳妇做出来的饽饽,常常引来众人的啧啧称道,那些汉子们,也会因为娶了这么能干的媳妇儿而洋洋自得,脸上挂着得意地笑。于是,娶媳妇、嫁闺女的时候,巧媳妇们会被请去帮忙,蒸上几锅大饽饽,在众人面前施展一下她们的才艺。
第四,蒸出一锅香气馋人的大饽饽,要用胶东特有的灶台和大锅。早年的胶东,乡村里家家户户喜欢用土坯或者红砖砌灶台,大锅是真正的大锅,直径一米左右,甚至还要大。那样大的锅,一下子可以蒸许多东西,芋头、地瓜、馒头,同时热菜。还可以煮稀饭。掀开锅盖,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而且,灶台的烟筒连着隔壁的土炕,白天做饭,热腾腾的烟火把炕烧得热热的,房间里暖意融融。
第五,蒸大饽饽,要把炉膛用树枝、玉米瓤、碎木头点燃,火苗红红的,映红了脸庞,树枝子在炉膛里劈里啪啦地响,水汽溢出来,弥漫了整个灶间,而大饽饽的香气早已流淌的到处都是,深深地吸一口,再吸一口,恨不得把所有的香气都吸到肺腑里,让五脏六腑都美美地香一香。
饽饽在锅里蒸裂了口,才算是上品,意思是饽饽笑了,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吉祥如意。出锅后的饽饽,还要用筷子蘸着红染料,盖上红彤彤的印记,饽饽立马就有了精气神。
最大的饽饽,一锅只能蒸一个,被称之为饽饽中的巨无霸,最小的饽饽常被孩子们捧在掌心拿来当点心吃。
蒸出来的饽饽摆在用高粱秆做成的箅子上,远观、近瞧,都那么地惹人喜爱,工艺品一样,让人不忍把它们吃掉。家里来客人,端上一盘,客人的眼睛瞬间就被点亮,手纷纷伸向盘子里的大饽饽,抢了并不吃,带回家,放在那里欣赏。
凡吃过大花饽饽的人,都不会轻易忘记它的“笑口”模样,和香甜耐嚼的味道,饽饽开口笑了,喜气溢出来,好日子就来了。
春节到胶东人家做客,窗外雪花纷纷扬扬,一派银装素裹,小孩子们在热热的炕上嬉戏,桌上摆着漂漂亮亮的大饽饽,心里会觉得温暖极了。 而且,饽饽在巧媳妇手里还能变换出很多花样。
清明时节,家家户户用面蒸“小燕子”,迎接春天的到来。一个个面做的小燕子展翅欲飞,让人想起“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每逢家里孩子过生日,当妈妈的会用面蒸“举举”(即馒头)和孩子的属相,属牛就蒸一头结实的牛,属虎就蒸一只威武的虎,寓意来年孩子更加结实、聪颖。
早年日子艰难的时候大家都盼望着过年,能吃上大饽饽,满足温饱需要。正月里走亲访友,大饽饽也是必带的礼品。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亲访友的礼品渐渐的被各种便携的礼盒所替代,但胶东人招待宾朋的餐桌上,大饽饽是主角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而且,大饽饽当中的文登花饽饽,更是被评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不仅外观好看,而且是纯天然手工制作,营养美味,健康环保。
胶东花饽饽以面粉为原料,用简单的工具,不仅可以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做成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
关于胶东大饽饽,不同模样的饽饽,还有不同的讲究。比如说“圣虫”饽饽,就是蒸一个蛇形的馒头,等到二月二便由主妇偷偷放到面缸中,大家即使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注意了,千万要闭紧嘴巴,万一谁不小心说出了“圣虫”这一不可亵渎的名字,或是向人炫耀自家的面缸,那么意味着罪责难逃、万恶不赦,倘若这一年粮食没有着落,那便全是你的罪过。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源于一个传说:
有一个过门不久的媳妇在婆家做饭,每日从面缸舀面,却总是不见少,这个好奇的媳妇便问婆婆:“婆婆啊,咱们家的面缸里的面怎么总不见少啊?”第二天打开面缸已是空空如也,问婆婆,婆婆只是怪她,说是因为她多嘴好问,被圣虫听到心中不悦,搬家走了,圣虫既去,好运便也走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故事呢?这种忌讳说明什么呢?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系,从这个对圣虫勿要多言故事中,告诉人们平日少开“尊口”,特别是身为人妇一定要谨言慎行,所谓祸从口出,古人要求妇有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其中“妇言”要求“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而这个故事也就是告诫妇女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问的话不要问。
此外,这故事大概也包含了中国人怕露富的心理,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唯恐别人知道家底(古时,一个家庭粮食多少,是衡量贫富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编出这样一个故事,吓唬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和过分好奇的人们,同时也寄托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希望能够拥有吃不完的粮食这一美好愿望,并希望能有一个垂怜众生、大慈大悲的神灵赐福于人们,由此也就转化成为一种充满神秘而又恐惧色彩的仪式,成为一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