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灭绝实验室(1):超级火山

人类灭绝实验室(1):超级火山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的最终灭绝,在当时恐龙这个物种已经独霸地球1亿7千万年了。

如果从类人猿算起,人类的历史差不多只有600多万年,现在人类独霸地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地球的控制程度也远超恐龙。那么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是否也有可能面临像恐龙遭受过那样的灭绝的下场呢?

下面我们就来推演一下人类有可能遇到哪些灾难,其级别是大到灭绝级的,这些灾难最终达到灭绝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

超级火山爆发

灾难片《2012》其中有一段描述了一场火山爆发的情形,其猛烈程度大大超出普通的火山爆发,假如发生一场比电影描述的规模更大的超级火山爆发(比如百倍以上的烈度),对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超级火山引发的对于地表灾难性影响,比如岩浆崩流,高温,火灾,引发地震等。这些现象虽然是直接致命的,但是通常地理范围是较小的,尤其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可以说是极小范围的,在东半球发生的地震西半球很难感受到。因此这些直接影响很难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所有成员。

超级火山的直接影响虽然无法影响全球,但是其间接影响却能导致全球性的灾难。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并且在大气层中随着空气对流飘向全球,超级火山爆发出来的火山灰霾最终可以遮盖整个大气层。由于灰霾经年累月的漂浮在大气层中,形成了对太阳光线的长时间遮蔽。植物由于缺少光照而大批的死亡,引发巨大的粮食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大面积的饥荒和死亡,人类数量指数级下降。除了人类其他动植物也都面临灭顶之灾,整个生物圈的个体数量都严重下降,这样使得人类可以利用的生存资源更加稀少(更少的植物和动物可以食用)。

然而更糟糕的在后面,由于长期缺少太阳光照,地表温度急剧下降,地球迅速进入冰河时期,生存更加困难了。

恐龙的灭绝很可能就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后产生的巨大灰霾,随之而来的是植物大灭绝带来的食物短缺,再接着是迅速进入冰河时期,这些多重灾难因素叠加起来给大型动物们带来了致命打击,因为体型越大需要维持体温的难度越大,很可能从未面临过的寒冷完成了对于恐龙物种的最后一击。那么面对类似的灾难人类是否也会像恐龙一样灭绝呢?

人类可以有效对抗寒冷

恐龙只能采取非常原始的方法抵御寒冷,比如更多进食、寻找洞穴等避寒场所。而存活下来的少量人类,他们可以利用科技优势挖掘地下避难所避开寒冷的地表,甚至可以依靠一些地热(地下热源,如温泉所在地等)资源丰富的场所发展新的地表人类定居点。

另外,人类善于利用各种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由于人类总量的大幅下降,即使灾难前人类存储的一小部分燃料资源也足够幸存者使用数百上千年,何况还有尚未开发但已经探明的燃料矿藏。因此御寒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人类可以有效对抗饥荒

幸存的人类群体在全球建立了多种类型地下避难所。他们利用燃料资源解决了御寒问题和能源问题。面对饥荒他们建立起不同于旧世界的农业体系,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地下农场。

农作物需要土壤、水分、阳光才能生长。土壤可以从地表运到地下;淡水资源是不缺的,地表到处是冰;阳光可以通过人工照明设备产生。这些物资的运输所需能源则由充足的燃料资源提供。看上去我们比恐龙求生手段丰富太多了。

人类的复苏

经过数年的沉淀,空气中的灰霾逐渐沉降到了地表,太阳的光芒终于重新照耀到了大地,温度开始回升,幸存的人类也重新回到地表,幸存下来的动植物享受着太阳带来的生命恩赐并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人类很快迎来了指数级人口增长,就像二战以后迎来的生育潮。一两百年后,人类又恢复到原有的规模,就像灾难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相关推荐

​旅游·美食:新疆大枣之若羌灰枣

​旅游·美食:新疆大枣之若羌灰枣

82

旅游·美食:新疆大枣之若羌灰枣 若羌灰枣 1 名称由来 若羌枣之所以被称之为灰枣,是因为若羌枣在成熟变红之前,通体发灰,所以得名“灰枣”。—— 沙漠客 2 产地分布 “若羌灰枣...

​老秦头和他的“七仙女”

​老秦头和他的“七仙女”

58

老秦头和他的“七仙女” 文/图 沈欣欣 秦庆东一家九口 近日,一则七姐妹为年迈父母献花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刷屏,引起了众多网友点赞围观。视频里,七个女儿身穿旗袍,将手中的鲜...

​奇特而又普遍的“奇美拉”现象

​奇特而又普遍的“奇美拉”现象

96

奇特而又普遍的“奇美拉”现象 古希腊神话中,“奇美拉”是一只狮头、羊身、蛇尾的脾气暴躁,会喷火的怪物,它应该是“嵌合体”生物最早的出现。所谓“嵌合体”是指由不同的基...

​成语故事连环画《无出其右》

​成语故事连环画《无出其右》

106

成语故事连环画《无出其右》 无出其右 出处: 《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释义: 毋:同“无”;出:超出;右:古代一般重右轻左,右表示高、上。“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