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尔顿》-令人震撼的伟大音乐剧
偶然在网上看了百老汇经典的音乐剧《汉密尔顿》,该剧是根据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印在10美元钞票上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本人的经历改编。
作为音乐剧的小白,原先只是想看个热闹,但一打开视频后,我几乎是10秒钟入戏,因为它太过精彩,精彩到最后一秒。无论是画面清晰度、布景灯光、剧情编排、舞台技巧、演员的演技、唱段、歌词,都优秀到极致,看得人好幸福。
该剧虽然拍的是两百多年前的美国“古代人”,但它的艺术表现和选角却相当大胆革新。
首先,作为一部音乐剧,它混杂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其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竟然是rap,至少占了七八成。阳春白雪的美声唱腔让人望而生畏,但嘻哈足够接地气,谁会不喜欢听呢?
其次,在选角上,他们竟然找了许多少数族裔去扮演美国的开国元勋,没有一个白人。演汉密尔顿的林-曼努尔·米兰达(身兼编剧、作曲)是波多黎各裔,演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弗逊都是黑人。斯凯勒三姐妹中,大姐三妹是黑人,二姐是白人。
觉得违和吗?没有,至少在舞台剧上如此安排我认为并无不妥,甚至觉得,以rap为主的音乐剧不找黑人演员才可惜呢。当然,也有一点会影响到我,现在提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我会觉得他就是林-曼努尔·米兰达那个样子,需要通过回想起十美元钞票上的那个白人男子才能纠正这种固有的印象。
初次接触便遇上如此经典如此成功的剧目,实在是意外的收获。米歇尔奥巴马说:“《汉密尔顿》是我人生中欣赏过的,最令人震撼的艺术作品。”这个赞誉我非常赞同。
讲政治家、开国元勋的剧目,重点当然在政治,不过里面的那点感情戏也很有意思,随意聊一聊。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有雄心壮志却身无分文,他知道自己需要与一个出身富贵的女人通婚,便盯上了富豪斯凯勒家的三个女儿。
一开始他看上的是斯凯勒家的大姐安杰利卡,大姐也对他有意思,但是大姐是个聪明人儿,很清醒地明白这三件事:
1. 自己作为长女、大家闺秀、三姐妹当中最聪明的姑娘,理应符合父亲的期望,嫁给门当户对的豪门;
2. 她当然清楚汉密尔顿追求她是看上了她家的财富,这点毫无疑问;
3. 她知道自己的二妹已经对汉密尔顿芳心暗许。
于是大小姐很果断地把汉密尔顿正式介绍给了自己的二妹伊莱莎。伊莱莎自然开心,汉密尔顿也没有半秒钟犹豫,殷勤地跟伊莱莎说:“即使需要一场战争的代价才能遇上你,我也在所不辞。”两人一拍即合,便迅速结婚了。
二妹和汉密尔顿结婚之时,大姐在一旁深情地唱道:“当我夜里想起亚历山大的眼睛,至少我将他的眼睛留在了身旁……”
大姐还唱道:“I will never be satisfied,we will never be satisfied……”也就是咱们的“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吧。
二妹那边,新婚之夜也在跟新郎互诉衷肠。汉密尔顿唱道:“我的童年动荡不安,我爸爸离开了,我妈妈去世了……”二妹一脸心疼。然后汉密尔顿唱道:“你小妹佩吉向我吐露心声,你大姐安杰利卡对我暗暗有意……”二妹顿时满脸惊慌,但汉密尔顿又迅速接着唱下一句:“别担心,我对你的爱无可置疑……”二妹的表情马上又由惊慌不安转为欣慰和安心了。
精明的大姐如愿以偿,嫁到大洋彼岸的英国豪门去了。她和汉密尔顿依然保持着书信往来,书信中言语暧昧,情意流动,有时会被对方一个甜蜜的称呼撩拨得夜不能寐。
建国后的政治生涯中,汉密尔顿遭遇了比较大的瓶颈和低潮。这时大姐远渡重洋,从英国回到新大陆来探望他……们。重逢了,大家都很激动,妻子伊莱莎和大姐都极力劝汉密尔顿从繁重苦闷的工作中抽身片刻,去北方一起度个假。汉密尔顿再三拒绝,说自己得继续埋首工作,于是姐妹两只得放弃,丢下他去度假了。
汉密尔顿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周没有睡觉,疲惫不堪,这时他唱道:“我渴盼安杰利卡,思念伊莱莎……饱受压力的人遇到一位女士,她如此美丽……玛利亚雷诺兹小姐走入我的生活……”然后,这个一周都没有睡觉的人跟玛利亚雷诺兹小姐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
我还挺喜欢看西方人一面把情话说得甜蜜肉麻到极致,一面又记性很差说完后该干啥干啥……“渣”得可可爱爱的。
国父私下也是寻常人呀,感情中有现实、自利、薄情、花心、软弱的一面。像大姐一样脑子清醒才能不吃亏……但是千万别给自己的亲妹妹乱做媒呀。
END
我是作者 - 卿卿在南方。
喜欢写美女、八卦以及一切杂七杂八。
关注我,看更多其他文章。